首届国际青春诗会——
金砖国家专场:诗人同写一首诗
这首诗献给我们
在我的窗前鸟儿歌唱
肩膀的运动引导飞翔
她开始寻找一个方向
龙吟在耳边依旧回响
每个人都在棋盘上改变位置
被词汇的魔力吸引
我寻找诗人未曾写过的语词
多少次我是一张洁白的宣纸
让词语每一次都产生新的声音
我选择照亮纸
你制造轻易的形式
我们的故事产生部分交错
女人是太阳的后裔
像一首充满意义的诗
献给我的父亲,他比世界还要壮丽
辽远,被喧嚣掩映
植物庞大的根系藏着巨大的激情
别无所求,除了这辽阔的宁静
船从中间穿过滑行
我在幻想中游历漫长的生命
只用火把将元音阐明
值得站在一首诗的峰顶
请靠拢并齐,亲爱的星星
当我如孩子般扑向你
拥抱在辽阔的星空下
我正从一道笑容的蜂蜜中饮你
在夕阳的余光里
重铺回归之路
在河的鞋子里
终于可以安然入睡
面对着世事深邃
幼稚的我激励中年的我
我祈愿天空落下另一个我
不要开灯,你的双眼就可以指引我
越过海边山丘,灌木丛和大象之地
到一处山麓的边缘,在那里
当记忆在时间弯曲中变得恍惚
你是弯曲的树枝上最后剩下的果实
为了未知的读者,探路人或求索者
触摸永远柔和的空气
历史之火在我们身后关上大门
万物流萤照进我们心底
每个黎明,每个黄昏
还有在远方的平原俯瞰我们
街灯一盏接一盏亮起
开启通往另一世光明的门
像从巨大的光明中走出
我将以河床的形式回归你
灼热的话语,钟声
所有能看见的几乎都是新生
我是这无垠时空中懵懂的学生
让我们重新结合以获重生
邀请整个世界完完整整地下一场雪
听雪落进时间的瓮中
朗诵给不可见的听众
有时礼物替我们说话
月亮高高地卡在天空上
爱在她废弃的花园里游
在无名小舟上飘飘荡荡
请尊重我的传统导向
微弱的火苗之上
来自拂晓的光
一把乌德琴,却无人弹唱
无数个词语沙粒里藏
承接你的种子和信仰
时隔多年又写一行
直到有一天,思绪如波浪
赞美女孩眼中的水光
幸福在分享中得到形状
旋律轻柔响起并给情绪定调
它为我生命中的每一刻奏响
注:此诗为同题联合创作,每个诗人撰写一句,作者依次为:
西达·佩德罗萨
罗德里戈·维安纳
娜贾特·阿里
安娜·鲁什
阿拉·哈桑·福达
朱莉娅·汉森
艾哈迈德·扎卡里亚
方石英
拉万·塔拉勒
赵汗青
胡桑
刘康
路易莎·罗芒
普里特威拉杰·陶尔
费本·方乔
基亚努什·汉·穆罕默迪
伊万·阿列克谢耶夫
桑子
哈桑·阿米尔
阿尔弗雷德·萨弗尔
阿迈勒·萨赫拉维
丽莎·赫列什
王二冬
叶芙根尼娅·乌里扬金娜
谢里夫·沙斐伊
马骥文
默罕默德·侯赛因·巴赫拉米扬
张小末
卢比·普拉特斯
曼加利索·布扎尼
马克西姆·哈托夫
王单单
余退
冯娜
胡达·穆巴拉克
沃纳尼·比拉
哈特姆·谢赫里
熊焱
伊德里斯·巴赫蒂亚里
阿迪蒂亚·舒克拉
江汀
姆多利西·涅祖瓦
杨碧薇
策加耶·吉尔梅
苏尔坦·戴特
梁书正
马克西姆·德廖莫夫
谈骁
哈菲兹·阿齐米·卡尔胡兰
维亚切斯拉夫·格拉济林
肖水
张二棍
塞费·泰曼
戴潍娜
李啸洋
法蒂玛·巴德尔
年微漾
阿里-礼萨·加兹韦赫
艾哈迈德·叶麦尼
哈桑·纳贾尔
伊诺克·施申格
安德烈·切尔卡索夫
蒂亚戈·莫赖斯
谢哈·穆泰里
卢山
尼基莱什·米什拉
帕尔瓦西·萨利尔
穆罕默德·穆塔亚姆
吕周杭
盖蕾娅·弗雷德里克斯
高塔姆·维格达
背景资料——:
“青春诗会”暨首届国际青春诗会
“青春诗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长效诗歌活动,由中国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诗刊》杂志创办于1980年。“青春诗会”基本上每年举办一届,已成为中国青年诗人成长的摇篮。“青春诗会”对推动当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发掘、培养优秀的青年诗人,推广优秀的诗歌作品,优化诗歌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自创办至今,已经有570多位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优秀青年诗人参加了“青春诗会”,其中不乏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并写入中国当代诗歌史的代表性诗人。“青春诗会”在海外有着广泛影响,很多国外诗人、汉学家将“青春诗会”作为了解、探究中国诗歌潮流及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诗歌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诗歌属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历史犹如长河,而诗歌永远年轻,诗人永远年轻。2024年《诗刊》将在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开封(古称汴梁)举办第四十届“青春诗会”。为进一步以诗歌为媒介传递青春的诗意,促进国际诗歌文化交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增强各国青年诗人之间的深入互动和彼此学习,中国作家协会定于2024年7月在杭州和北京两地举办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月18日,来自10个国家的70多位青年诗人共襄一场国际青春诗会。诗会通过主题论坛、诗歌朗诵、文化参访等系列活动增进国际诗人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青年诗人的成长,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文化的了解。
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为推动国际诗歌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的探索。
英文翻译家简介:
海岸,诗人,翻译家,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中外创意写作中心成员,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专家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出版《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获2007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狄兰·托马斯诗歌批评本》(获2022-2023年度上海图书奖提名奖)、代表性译著《中国当代诗歌前浪》(The Frontier Tid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POINT Editions,2009)、《贝克特全集:诗集》(合译,2016)、《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狄兰·托马斯诗合集1934-1952》(2022)等。2023年荣获“诗歌万里行·首届国际双语诗歌奖·翻译成就奖”。现供职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汉医学辞典》(第4版)主编。
徐今今,青年诗人、艺术家。她的观念艺术源自诗歌,流动于实验影像、声音装置和行为艺术等跨媒介领域。通过审视亲密关系中的禁忌,以及那些探测我们共情边界的陌生关系,创造⼀种见证诗学。2017年,徐今今在美国Thomas J. Watson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九国之旅,在边缘地带收集有关流离失所女人的秘语。2020年,作为首位非美裔诗人获美国诗歌协会头等奖“乔治-博金纪念奖”;曾在美国纽约大学任Lillian Vernon研究员和客座诗歌教授,并获“未来想象教学奖”。2023年,徐今今荣获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正在上海昊美术馆展出。
点击阅读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