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丨粮食问题

梁平     2022-05-22
摘要: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梁平,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主席,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

微信图片_20220406180312.jpg


粮食问题             

 

我无法全部描述粮食的形状,

一个纠结了很久的问题,一直纠结。

 

粮食从土地魔幻到餐桌上,整个过程,

罗列人类最神圣的宝典,不能穷尽,

所以不敢轻描淡写。

 

人非鱼,有的记忆根深蒂固,

比如泥土、石子、草根、树皮,天上飞的地上爬的

算粮食吗?确实保过好多人的命。

 

为了粮食,那年麻雀归类“四害”被全歼,

虫灾汹涌,粮食几乎颗粒无收,

碗里清汤寡水。

 

一粒米难住英雄汉。小麦、谷物、玉米、红薯,

以及其他可以称作粮食的粮食约定俗成,

只能画饼充饥。

 

粮食必须回到粮食,粮食形状的千变万化,

是风向标,米面拿捏的模样越多,

日子才会斑斓,越有滋味。

 

裹腹即可的潦草已经久远了,

现在吃饱、吃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

把持风调雨顺,稻香鱼肥。

 

人民在“国富民安”大词里的烟火,

高高举起,可以抵御延绵的疫情

和突如其来的战争,粮食放之四海而皆准。

 

记住袁隆平被深耕过的脸,沟壑交错,

每一道刻痕都是粮食的形状,

整个世界都可以包围。

 



梁平,当代诗人、作家。出版有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琥珀色的波兰》(波兰文版)《家谱》《长翅膀的耳朵》(中韩文版、韩文版)《嘴唇开花》(中英文版、英文版)《时间笔记》《忽冷忽热》,以及散文随笔集《子在川上曰》、诗歌批评札记《阅读的姿势》等16卷。获第二届中华图书特别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诗歌奖、《扬子江》诗歌奖、《芳草》双年十佳诗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奖等。现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主席、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居成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