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唐至量的文化之旅

唐至量(香港)     2020-06-24
摘要: 香港著名作家、书法家。书风追宗汉唐,练笔结字沉稳古朴,锋藏于心而墨疏毫端,章法铺陈流畅自如,内含中庸则外求多变。其书法作品在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参展近百次,多次获金银奖项。作者多方面创作成果为多家学术机构大型辞书收录。

微信图片_20200623214925(1)(1).jpg


书法家唐至量的文化之旅


作者长期活跃于香港文化圈,加入的文化社团众多,比如:多元文化创意工作室成员、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协会理事、香港作家联会理事、香港国际书法联盟会员、香港中华摄影学会永久会员、香港书画鉴赏学会理事、国际儒商学会常务理事等。谈起唐至量与文化结缘,倒是有一番有趣的故事。 


唐至量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曾经在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工作,主持编写《地质丰碑——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局史(1958-1988)》。唐至量先生清楚地记得,当时成立了全国地质文联,旗下设有:地质作家协会、地质书法家协会、地质美术家协会以及地质摄影家协会,“这些协会都是中国文联下面的属会。”相关的文化工作组建之时,赢得了地质部门的热烈欢迎,他同时担任中国地质书法家协会首届副主席。 


“由于家人都在港,我也随后来港。”当时,来港的唐至量已经四十多岁,他应聘到了中旅集团旗下,无论是业务研究部、投资策划部还是集团刊物《中旅》月刊主编,都是尽己所能。这期间,他在文化方面优势突显出来。时值向外推广旅游, 需出版印制城市旅游宣传册,其中宣传册的编制以及册中图片的摄制与选取,就落到了唐至量身上,港中旅编印了多期包括以中国多个省市和国际旅游资源爲主题的专辑,他都负责参与采编。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内,唐至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内地、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报刊发表过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比如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地质矿产部首届“宝石文学奖”的——《情种》,获香港中华文化总会、香港文学促进协会“中华文化杯•优秀著作奖”的《长空寄意》,还着有散文集《那一方水土》、 《电车道上》、《都市风景》、《长空寄意》、自选集《走出洪荒》, 诗集《如是》 以及书法作品集《海内外中国书画艺术当代名家集(唐至量专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0.出版)。   


唐至量是个传统的中国文化人,经常参加香港文化界的各项活动。他自幼学写毛笔字,各种字体均有触及。 “书法,既可修身养性,又可陶冶情操,而且不挑地点,不挑 天气,只需走进书房,几张宣纸,一支毛笔,半天闲日,即可换来一份难得的宁静。” 他偏爱行草,他的行草已经形成了 自己的风格,朋友们都称之为“唐体”。他説:“行草的浓淡润枯都是心情的写照, 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有时候写前会为布局写法费尽心思,有时候就是灵光一闪即兴创作。我写行草基本上是一气呵成,内心很舒畅。”他不仅爱好书法,更是卓有成就,媒体评价他的书法 “追宗汉唐,练笔结字沉稳古朴,锋藏于心而墨疏毫端;章法铺陈流畅自如,内含中庸则外求多变。”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展览敷十次,更是在国内外频频获奬,比如获中国书画家协会颁授“共和国杰出艺术家”荣誉、《炎黄杯国际书画邀请赛》金奖、《中、韩美术交流大展赛》一等奖、《颂祖国——喜庆新中国六十华诞全国“庐山杯”书画大赛》银奖、 《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系列大展》金鼎奖等。


他的画,多是典雅的荷花、兰草、竹子,在他的个展上,画与诗相映成趣,观者亦感到轻松。他的摄影作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对美的艺术追求。唐至量先生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却十分重视,正如苏轼所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5年6月10日,唐至量在香港大会堂展览馆举办书画摄影作品个展,86幅作品形象地反映了“心神潜韵 水墨光影”这一主题,书墨雅香流淌在展馆内外。年逾70的他依然儒雅矍铄,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各界友人,并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个展那几天,他心情格外激动,因为收获了同界的认可和同仁朋友的友谊。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施子清,《紫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勇,香港文化艺术推广协会会长刘若仪,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会长兼理事长张诗剑,香港文化艺术界联会主席蔡丽双,国际工商联合会执行主席左丹红等主持剪彩仪式,香港作家陈慧雯任司仪。《文汇报》、《商报》、《亚太时报》等媒体对他重视传播中国文化的努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出后,香港书画收藏协会及香港书画艺苑等机构均表示有收藏其作品的意向。唐至量在香港撑起了文化傲骨,活出了一团春意。


由内地到香港,唐至量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学会了香港话,但始终不变的却是他的家乡口音、他的中国心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谈到香港文化,他觉得香港是多元的,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平台,这是香港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创作的源泉,是特别珍视的财富。但在他看来,“香港书画界乃至文化界的最大特色就是百花齐放,创作自由。”他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在香港受到更多的重视,所以还将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唐至量退而不休,绵延不息的文化丰富了他的生活。潜心水墨,沉稳中有飘逸,豪迈中藏清秀。他过得真实不虚,挥去的是虚荣,享受的是一种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清福。


书风特点


唐至量书风追宗汉唐,练笔结字沉稳古朴,锋藏于心而墨疏毫端,章法铺陈流畅自如,内含中庸则外求多变。


作品精选


微信图片_20200623220456(1)(1).jpg

庄子《逍遥游》节句


微信图片_20200623220732.jpg

杜甫诗《旅夜书怀》


微信图片_20200623220739(1).jpg

毛泽东诗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微信图片_20200623220931(1)(1).jpg

飞腾


微信图片_20200623220935(1)(1).jpg

山高水长



—————
唐至量,作家、书法家,现为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文联理事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北京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發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黎明职大校董及梁披云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会员等。

分享